沧桑历史

金贞祐元年(1213年),蒙古军屠保州城(今保定市),杀众数十万,全城变为一片废墟。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年),蒙古行军千户、保州等处都元帅张柔(字德刚,易州定兴人)由满城移驻保州,重建州城。张柔在城中流水所经的将帅府邸近处建成四座园林,雪香园(古莲花池的前身)为其一。张柔将其赐给副帅乔维忠(字孝先,易州定兴人)所有。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保定发生了一场大地震,城内损失严重,官署民房倾圮殆尽雪香园毁圮。至明嘉靖时,唯有荷塘依然存在,夏季莲尊亭亭,荷叶田田,为官绅士民所留连。当时民间已将它呼为“古莲花池”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保定知府张烈文(字晴湖,安徽巢县人)对古莲花池进行重建万历四年(1576年),保定知府张振先(字望湖,浙江钱塘人)对园林扩充改建,将建筑物油饰一新。万历十五年(1587年),保定知府査志隆(字鸣治,浙江海宁人)又对园林进行缮治。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保定知府李绅文(安徽颖州人)对园林进行整治。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字又玠,江苏铜山人)奉旨建立莲池书院。                                    乾隆十年(1745年),为了满足皇帝西巡驻跸的需要,位于古莲花池园内的保定使馆被改建为行宫,称莲池行宫。自乾隆十四年(1749年)开始,在新任直隶总督方观承(字遐穀,号问亭、宜田,安徽桐城人)主持下,莲池的景观焕然一新,突出的有“莲池十二景”。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皇帝下诏裁撤行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英、法、德、意四国联军侵入保定城,四处烧杀淫掠。古莲花池的建筑被焚烧殆尽,珍宝、文物被洗劫一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凯(字慰亭,河南项城人)出任直隶总督,着手修建行宫与御苑。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直隶总督杨士骧(字莲府,安徽泗州人)筹款重修莲池。1921年3月,直隶省省长曹锐恢复“古莲花池”名称,并请大总统徐世昌题“古莲花池”四字匾额。

1948 年 11 月 22 日,保定解放,古莲花池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ls01_p.png

古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老城中心。它是一区延续八百载的古典园林,是一座波起云涌的历史舞台,是一所名满天下的省级书院,曾入选中国“十大名园”,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入21世纪后,古园恢复了著名的“莲池行宫十二景”,更以婀娜的风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一、延续八百载的古曲园林

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队,大破金兵,迅速占领河朔。作为军事战略要地的保州城(今保定市)举城毁于战火。1227年,蒙古军保州等处都元帅张柔(字德刚,易州定兴人)重建保州城,并引城西的鸡距泉、一亩泉入城,临水建园,雪香园即其中之一。雪香园凝碧绝尘的风光,美不胜收,其中的临漪亭“茂树葱郁,异卉芬蒨”,更得“三湘七泽之乐”。张柔将它赏给爱将乔维忠,雪香园成为私第园林。后来乔家没落,园中亭榭毁于地震,但是池中荷花年年开放不绝。                                    1565年,明代保定知府张烈文(字晴湖,安徽巢县人)认为这个经久不涸的荷塘关乎一郡的人文风气,于是拨款重建古园。后任知府查志隆(字鸣治,浙江海宁人)又大规模续建,从水塘想到水鉴,遂名之为“水鉴公署”,表示要以水为鉴,提醒自己何以“恢弘度量”、“融朗道德”、“凝定精神”、“焕灿文章”“负荷责任”、“朝宗王室”、“润泽苍生”“发舒生意而显设事业”。此园遂成为官府园林。清代,保定为直隶省省会。1710年,保定知府李绅文重修古园,广增建筑,深挖荷塘,命名为“莲花池”。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字又玠,江苏铜山人)奉旨建书院,因莲花池“林泉幽,云物苍然,于士子读书为宜”,于是建书院于园林的西北角,并在园林的东南部辟地建南园,作为“课士谭燕之所”,这就是名满天下的莲池书院。同时还在书院之东建宾馆,“使节之同时并集者,可以环池而居”。这样,莲花池又同时具有书院园林和宾馆园林双重身份。1745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字遐,安徽桐城人)将宾馆改为行宫,建起春午坡、万卷楼、花南研北草堂、高芬阁、宛虹亭、鹤柴、蕊幢精舍、藻泳楼、绎堂、寒绿轩、篇留洞、含沧亭等景观,这就是盛极一时的“莲池行宫十二景”。莲花池又荣膺皇家园林称号。乾隆皇帝七次驾幸保定均来莲池驻跸或游赏,嘉庆皇帝也曾驻跌于此,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拜谒西陵后也曾特意乘火车到此游赏。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1906年,直隶布政使增韫(字子固,蒙古镶蓝旗人)下令将莲花池开放为公园,每张门票售二十文,严格规定男女不得同日游。此后,它便成为公众园林。1920年,大总统徐世昌亲书“古莲花池”四字匾额悬于二门(今大门)之上。                                    1956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古莲花池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古莲花池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2009年间,毁于1900年英法德意四国联军焚劫的“莲池行宫十二景”得到全面恢复。从此,古莲花池不仅身份得到提升,而且面貌焕然一新。古莲花池从始建至今,已经经历近八百年的岁月,历属私家、官府、书院、宾馆、皇家、公众等不同类别的园林,这在园林史上是罕见的。

1-24040Q22135929.png
二、风起云涌的历史舞台

1900年8月,八国联军占领北京,逃至保定的军机大臣荣禄和户部尚书崇绮住在莲池书院,不久崇绮闻留京的眷属皆自尽,因而在万卷楼投环绝命。八月间,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到达保定,分据城郭四隅,烧杀抢掠,血染古城。古莲花池和莲池书院的建筑被焚烧殆尽,珍宝、文物被洗劫一空,《畿辅通志》雕版被烧毁大半,万卷楼图书所剩无几,整座园林遍地瓦砾,满目凄凉。1906年,清苑县知县黄国瑄奉命在莲池西南隅建昭忠祠,奉祀甲午、庚子两役阵亡的烈士。1907年,重建六幢亭时,其碑记记载了“联军入城而古莲花池毁坏,一无所存”的事实。1909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在原莲池书院召开“共和会”筹备会的成立会议,决定在共和会下设交涉、军事、政治、财经、暗杀、侦察六部,在宫廷太监中建立反清组织--人社。1912年2月29日,袁世凯密令曹锟策划的“北京兵变”延及保定,经兵匪烧杀抢掠,“四街各处繁盛皆成焦士”。1914年,当局为了显示省会的生机,命人将莲池稍加整葺,在园内开办茶社饭馆,取消男女分日游的规定,重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