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
    览解说
  • 游
    览须知
  • 机
    构设置
  • 领
    导介绍
  • 留
    言反馈
  • 手
    机官网

Copyright © 2014-2021 GLHC.ORG.CN 保定市莲池博物馆    冀ICP备14005246号-1    

  • 网站首页
  • 古莲花池
  • 莲池书院
  • 莲池资讯
  • 景点导览
  • 历代碑刻
  • 楹联集萃
  • 参观服务
  • 视频专栏
  • 云展馆

绎堂

       "行宫十二景"之一。在南塘南岸的平地上。为坐西朝东的平房三间,前有抱厦,后有浅廊。这里原是习射的场地。清朝是游牧民族以"马上得天下"建立起来的政权,因此十分重视骑射技艺,清初李绅文重修莲池时即在此建有射圃。那么后来为何不直接叫"射圃"而叫"绎堂"呢?方观承在《莲池行宫十二景图咏》中说:"《礼》云:射之为言者,绎也。义取诸此。"原来,它是按《礼记•射义》中的意思命名的:射,就是陈述自己的志向。乾隆皇帝在《莲池行宫十二景题咏•绎堂》中建议说:
    绎堂小坐绎然思,六艺原应兼执之。
    设使工夫艰并及,不防力守一经为。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时绎堂已不复存在,总督讷尔经额(字近堂,费莫氏,满洲正白旗人)"于池南宽敞处重辟一区,为校阅五营兵技之所",取名为"射堂"(引文见讷尔经额《莲花池增修射堂记》)。现在的绎堂是在道光二十六年的射堂遗址上按行宫时绎堂的图样重建的。